当前位置:首页> >农村低保申请条件与低保标准 (08-01)

农村低保申请条件与低保标准 (08-01)

2023-04-24 09:41:54

持有本省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本人不得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1、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撂荒承包的土地、山林、水塘的;
2、不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情况或者拒绝核查的;
3、吸毒、赌博、嫖娼的;
4、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农村居民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村(居)民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按户公布申请人名单,由申请人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村(居)民委员会进行核实并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人户口本或者家庭成员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成员实际收入证明材料等,报送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核查;
3、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核对等形式完成核查工作,并对符合低保条件者签署意见,编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名册上报市、县、自治县民政部门;
4、市、县、自治县民政部门自收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送的审批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符合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在申请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内公示5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民政部门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有异议的,民政部门再进一步核查。对不符合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民政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书面低保申请书;
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
5、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证明;
6、离异家庭涉及有赡、扶、抚养关系的应提供离婚证明;
7、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收入证明;
8、对劳动能力有争议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证明;
9、残疾人提供残疾证;
10、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1、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柴)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2、、农委、统计、物价、经管等部门研究拟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3、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本地农村低保标准作适时调整。

(一)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
(二)下列人员也可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1. 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
2. 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
(三)具有正常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采取规避法律(法规)行为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人员不属于农村低保范围。
(四)在农村定居、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混合的家庭,符合本市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条件的非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因特殊情况已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不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今年国家特地出台了新政策,下面这几类人将会被取消低保的资格。
1、关系户领低保
在社会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能够领到低保的人往往是开着宝马车的人。同样,农村中低保名额往往也不能精确的发放到真正贫困的人手中,而是被一些关系户领走。2018年,农村低保将会彻查,关系户将会离开低保范畴。
2、有独立生活能力,但是由于个人原因导致贫困的,比如一些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
3、高消费导致贫困
由于家中长期进行高消费,到最后欠下一屁股债务,又或者是家中盖房支出较大、结婚彩礼过多,这些行为导致的贫困去申请低保也是不会被允许的。
4、申报上的证明不全,申请受理手续不全的,不能领取;
5、在农村被列入黑名单,在农村日常行为上有过不良记录的,这样的人今年就不能领取。

3、农村低保和贫困户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也就是说低保户是享受了国家生活保障补助的贫困户。
②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