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报即将进入披露高峰期:主板公司盈利稳定 中小创业绩增幅放缓_天天基金网

中报即将进入披露高峰期:主板公司盈利稳定 中小创业绩增幅放缓_天天基金网

2023-04-24 09:41:54

【中报即将进入披露高峰期:主板公司盈利稳定 中小创业绩增幅放缓】A股目前已经正式披露半年报数据的公司超过200家,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接近600亿元,同比增长四成左右。从下周开始,A股半年报披露将进入高峰期。记者对比发现,银行、钢铁等主板企业表现稳定,但创业板企业业绩增速却放缓。有分析认为,在当前市场整体情绪偏弱的背景下,可关注业绩基本面稳定的个股。(广州日报)

  A股目前已经正式披露半年报数据的公司超过200家,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接近600亿元,同比增长四成左右。从下周开始,A股半年报披露将进入高峰期。记者对比发现,银行、钢铁等主板企业表现稳定,但创业板企业业绩增速却放缓。有分析认为,在当前市场整体情绪偏弱的背景下,可关注业绩基本面稳定的个股。

  截至记者发稿时,20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为594.36亿元,同比增长39.81%。目前盈利规模最大的是贵州茅台,该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中报净利润为157.64亿元,同比增长40.12%。紧随其后的是万华化学,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2.97%,达到69.50亿元。另外,海康威视、华能国际、恒力股份、陆家嘴、广宇发展、西山煤电和安阳钢铁等9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从业绩增幅来看,启明星辰表现最好,该公司去年上半年亏损,而今年中报净利润达到233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48.99倍。安阳钢铁去年净利润仅仅只有2776万元,而今年同期就高达10.18亿元,同比增35.62倍。另外,截至目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的有45家,占已经披露中报上市公司总数的两成左右。

  有机构表示,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幅大概率放缓。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认为,A股半年报业绩增速大概率回落,其中,已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非金融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4.7%,可比口径一季度增速为43.2%。

  记者对比发现,在已经披露的中报、业绩快报以及业绩预告中,分化依然明显,其中,主板公司整体表现稳定,特别是银行、食品饮料、钢铁和煤炭等周期性行业表现不错,但中小创净利润增速放缓,尤其是创业板减速明显。

  在主板公司中,银行股最受关注。从目前数据来看,上半年业绩有转暖的迹象。截至8月3日收盘,六家上市银行披露了业绩快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两位数。不良率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其中,上海银行净利润增速最快,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50亿元,同比增长28.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72亿元,同比增长20.22%。

  “因为有金融板块撑着,加上钢铁和煤炭表现还不错,使得上半年A股业绩即使出现调整,但幅度也比较小。”广州一位券商投资顾问表示,今年中报中最大的亮点是周期股逆袭。

  相比主板周期性行业而言,中小创业绩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创业板。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剔除金融和苏宁易购,预计中小板企业的中报净利润增速为15.66%,将比今年一季度的19.90%有所回落。从中小板预喜率比较来看,当前中小板中报业绩预喜率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附近,但低于去年半年报、三季报和年报的业绩预喜率。针对创业板,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认为,从目前数据看,A股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13.3%,相对于一季报的29.3%明显回落。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后,创业板企业的中报预告业绩增速为16.7%,相对于一季报的34.8%也大幅下滑。

  在二级市场上,近期A股连续调整,3日上证指数再度下跌1%,今年8月份以来已经连续报收三根阴线,累计调整了135.96点,幅度为4.73%。对此,投资者需要甄别中报部分财务指标,防止出现“变脸”。

  “虽然有的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但不一定就是优质公司,如果净利润不好,至少说明盈利出问题了,公司的基本面存在风险。”上述投资顾问称,无论是半年报,还是年报,或者是季报,第一指标就是净利润的表现。如果是亏损或者是增幅大幅下滑的情形,就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从2016年以来A股的表现看,业绩亏损或增幅大幅下滑的个股的股价往往都出现连续下跌的情况。而且净利润要配合营业收入表现,特别是主营业务的收入情况。A股市场上,有不少上市公司虽然净利润表现非常好,但主营业务收入并不好。这意味着,营业外收入占比较大。

  现金流是另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目前资金整体偏紧的环境下,投资者在研究财务报表时,要特别注意现金流情况。防止公司在净利润表现很好的情况突然出现资金链危机。

  另外,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也是两大具有预见性指标。其中,应收账款代表上市公司提供了商品或服务,但钱还没有收回来。正常情况下,能卖产品,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但如果应收账款规模太大,往往容易形成坏账。适当的时候,上市公司会进行减值计提,令财报数据变脸。而预收账款则是产品和服务还没有销售,但钱已经进入上市公司的账户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