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新政”、“3·17新政”、房价止涨、租购同权、共有产权房……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推出的调控政策和房价的变化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十九大报告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这一基调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未来如何实现多层次住房供给,租与售如何协同发展?
中国楼市就像坐过山车。从去年的“9·30”掀起一轮限购限贷调控之后,2017年,中国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3·17”无疑又开启了一轮调控风暴。3月17日下午,北京楼市调控进一步升级。认房又认贷、二房普宅和非普宅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年限缩短成为2017年调控三大手段。
住建部称将立法明确“租售同权”: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从去年的9·30新政至今,北京地区累计出台近50次调控政策。政策效应明显,北京地区多个房产中介表示,截至9月份,北京地区房价较房产市场火热时平均每平米下降1万元左右,基本回落到去年年底价位。在地产中介看来,政策有效抑制了投机者,房产市场趋于理性。
陈志武认为,从房地产调控角度,房价依然有上涨的压力,房子定位转向消费品而不再是投机品。房产税作为一种新的税种被推出,要非常谨慎。我们必须关注和讨论征税的另一边:房产税征收过来的钱怎么花?征收的钱怎么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与房产税相配合的问责制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