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的补仓策略
于德浩
2018.8.5
在长线看涨的预期下,自然是总体“买入并持有股票”的做多策略。但是,我们的模型并不预知每一个具体的细节。比方说,现在股价是10元,我们根据某个投资模型得出,大约三年后,股价会上涨到30元。显然,在股价上涨途中,中途必然伴有“冲高回落”的情形,而股价运行的具体路径是“冲高到15元,回落至12元”还是“冲高到20元,回落到15元”,我们的模型是无能为力的。
“高抛低吸”的想法很好,但实现起来很难。理性的讲,其成功的概率仅是25%,所以说,在未达到目标价以前,“逢高卖出”是不明智的。大体说明一下,目标价是30元,当股价从10元快速上涨到20元时,是不是需要回调一下呢?
假设对于“先下跌到15元,再最后涨至30元”及“从20元继续上涨至30元”这两个可能的量子态的概率,我们都不确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做等概率假设,即上涨直线斜率大于15到30元等效路径的概率是50%。对于等效路径下方的“先跌再涨”的路径,在20元现价的逢高卖出,还是未必获利。我们继续做等概率假设,再次买入低于卖出价20元水平线的概率是50%。这样,在随机的情形下,“高抛低吸”获胜的概率就是1/2*1/2=25%。
就是说,预言股价三年内会上涨至30元,这个是有理论模型依据的;而股价半年内就快速涨至20元,是不是涨得太快了,这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任何理论模型的支持。当然,除非你有另外一个投资模型,给出“股价1年内最高不应该超过20元”的结论,这时的逢高卖出才是有章可循的。
在股票投资模型中,越是短线预期,越不靠谱。股价短期的变化,一般都认为是随机变化。所以说,“今天买,明天卖”这个获利的概率基本就是25%。投资大师级的人物一般都不做短线。他们眼中的短线,一般是指半年到一年;而这个期限,在一般股民眼中,那就是长线了。
“高抛低吸”是不明智的,但是“低价补仓”却是对“买入并持有”的一种优化。很显然嘛,你在从20元下跌回调的18元或16元买入,总比高于20元的价格便宜的多,建仓成本更低。可是,在下跌途中补仓,还真需要勇气。因为,“追涨杀跌”是人性使然。人们为什么不在20元卖出,而在更低的15元卖出呢? 是因为,他自信心不足,否定了他原来“长线看涨”的预期,“我原来以为30元是顶,现在来看是错的;20元才是顶呢,现在跌到15元,是转为下跌趋势了,得止损了。”
在投资大师的眼中,中途的下跌回调是坏事变好事。因为,融资是不断进来的,如果股价一直从10元到30元直线上涨,那么新的加仓成本必然越来越高。而若中途从20元回调到15元,这个期间的新进融资的建仓成本就明显低多了。就是说,他们非常自信,保持原有观点不变,“股价必然会三年内上涨至30元。如果两年半后股价是15元,那就说明随后半年股价会快速大涨至30元。”
在初期的股票投资中,如果是长线看涨,那么我们应该全仓买入。当然,资本配置一般要求预留出20%的资金备用。这个20%的预留资金,不是为了将来的可能中途回调补仓用的,而是为了资金流动性及系统风险(模型外风险)而备用的。
补仓或加仓是指新进融资。投资大师的操作是简单的,既然目标价是30元,那么无论股价是20元,还是回调后的16元,或者重新上涨后的22元,只要依然低于目标价,那么就是“一直买入”。
不过,与股票对应的股票期权投资的策略方式,则大大不同。因为,期权的杠杆比例大约是5倍到10倍,所以期权市值波动性相当大。正股下跌回调5%,对应的期权市值可能就要缩水一半。而且,期权的时间价值一直是耗损的,这个是确定的。
在股票长期看涨的预期下,认购期权的投资预留的现金要比例更大些。一是资本配置的要求,20%的备用金;二是,预备出中途可能的回调下跌的补仓。综合来言,也就是初始建仓,大约最多一半的资本金可用来买入认购期权。
现在结合实际,看一下50ETF期权。当前,50ETF股价是2.457元,而对应的购12月2750虚值期权报价是0.0479元,剩余期限143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假定股价不涨也不跌,那么期权价值每月耗损就是0.01元,大约每月下跌20%。所以,在如此巨大风险敞口下,即使我们预期12月,股价会反弹上涨至3.0元,那么我们的认购期权总投入资本比例也不应该超过一半。
不过,股价初次到达2.45元,与股价从3.2元回调至2.45元,这两个相同的股价,却有不同的投资意义。50ETF股价在2017.6月到达2.45,那是“创新高”;而股价一年后在2018.7月或8月到达2.45元,这是“创新低”。其实,现在的2.45元作为回调的底部,比一年前要更安全。也就是说,一年前,你应该拿出50%的资金购买长期认购期权;而现在,你可以拿出70%的资金购买长期认购期权。当然,前提是,你依然长期看涨,“50ETF股价上涨至5块钱,即市盈率20倍,完全没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巨大的风险隐患,从2008.2月到7月,这5个月期间,50ETF股价从3.2下跌到2.4元,当时的3.2元平值认购期权,现在早已清零了。也就是说,在新高点买入看涨期权,实际风险是很大的,这与“追涨”的直觉是相悖的。
在股票长期看涨的预期下,对应认购期权的投资,宜缓不宜急,而且要保留充足的现金比例。这其中有一部分现金,就是为补仓而设。这个更需要勇气,一般来说,往往是冒着表面期权清零的风险,在期权市值减半时补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