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2013-1-13 02:31 编辑
<P>
<P > 价值概念虽然并不仅仅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但作为商品价值的概念则是经济学所独有的。商品价值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立在商品价值概念基础上的价值理论被当作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商品价值概念就有什么的经济学理论。几乎每一种经济学说,每一位有一定影响的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或始终恪守的商品价值概念和理论。现今理论界存在的诸多杂乱经济学理论和流派,关键就在于至今尚没有一个确定的,能够被大家共同接受的商品价值的概念。因此,商品价值本质的揭示及其概念的明确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o:p></o:p></P>
<P>1.现实的考察<o:p></o:p></P>
<P>商品价值作为商品所值并不是不能为大家所接受,人们所不能够接受的是价值不能够作为交换后的量出现,自马克思价值规律一出,人们认为价值的作用就是用来决定价格的,这在我国理论界已成了思维定势。但价值真的就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吗?<o:p></o:p></P>
<P> 第一.马克思前的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做出价值决定价格的判断,至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一出,则出现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价值,都是不能持久的。当商品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那种商品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物质利益的刺激下,必然导致这种商品生产的扩大和供应量的增加。而随着市场上商品供应量的增加.商品的价格就渐渐下跌,逐渐与价值相接近。同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时,那种商品的生产者因获利较少,就会缩减生产,结果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量的减少和价格回升,也使价格逐渐与价值相接近。所以,在市场上,虽然各种商品的价格涨落不定,但价格的涨落总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正是要求价格必须同价值一致的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o:p></o:p></P>
<P> 第二.价格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商品中包含有劳动,如未开恳的处女地,如偶尔跳到船上的鱼等等均可以有价格;也不只是因为有效用,阳光、空气对人们均有极大的效用,但他们却没有价格。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市场,我们总发现无论任何物品,劳动产品也好,非劳动产品也好,只要交换就能够产生价格。可见,价格的产生决定于交换。而价格的变动决定于价值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价值作为劳动,一经产生即已确定,它等于当时产生该商品所付出的社会平均劳动量,或曰当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价格则否,他会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巨大的变动,同工不同酬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由此可见,价格的产生不决定于价值,价格的变动也不决定于价值,那么怎么能够说价格决定于价值呢?有人认为,马克思此处的决定是平均数上的决定,马克思此处的决定并不是真正的决定?决定绝不是统计意义上的一个平均数,数不存在决定与否。而决定则是一种力量,其价值增加则会导致价格上涨,其价值减少则会导致价格下降,这才能叫做决定。难到我们能够说人的平均重量决定人的体重。</P>
<P> 第三.马克思前的古典经济学家虽然没有作出价值决定价格的判断,但在文献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词语,如:“真实价值”、“内在价值”、“真实价格”等等。内在价值按传统人们的讨论一般是指生产耗费,包括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付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如果把马克思的价值换成生产费用,则其对价格的影响则会更明了、确切和现实。因此,马克思所谓的价值<B>决定</B>价格的规律不如说是商品生产费用或成本<B>影响</B>价格的规律。如马克思曾谓:“价值最初是由最初的生产费用,即生产该产品最初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P>
<P>生产费用用来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传统价值概念相去甚远,从价值的基本性质我们就可以明确区分生产费用与价值的不同,生产费用是商品生产的成本等,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则是交换领域的问题。</P>
<P>可见,市场价格只存在成本影响,不存在价值决定。</P>
<P>2.历史回顾:从亚里斯多德到马克思<o:p></o:p></P>
<P>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并没有真正明确讨论过价值是什么,从方法论角度,最多的是从规范的角度来研究价值的,在财富匮乏的时代,理论家们最关心不是价值是什么,关心的是如何公平交换和分配,由此他们讨论最多的是价值衡量的来源、尺度和决定的因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先哲们的论述中所认识。斯密所谓: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李嘉图所谓: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但从这一名话中可以看出其商品价值就是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门格尔谓边际效用为最根本的尺度。;l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21</FONT>年出版的他青年时代的著作中写道:“用劳动来测量银子的价值,同测量其他物品的价值一样圆满。”又写道:“因为贸易本来不过是劳动和劳动的交换.所以一切东西的价值用劳动来测量是最正确的。”<U><o:p></o:p></U></P>
<P> 从实证的角度来论述价值可以说在马克思前就不存在,他们基本上都把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为同一概念来应用,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它本身所固有的,即可供直接使用的用途,例如鞋子是用来穿的。另一种不是物品本身所固有的、次要的用途,即用于交换。这种思想奠定了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斯密所谓:“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这种价值概念可以说一直沿用到马克思资本论的出台。<o:p></o:p></P>
<P>前人探讨最多的虽然是价值衡量的尺度、来源和决定的因素,但并不是说他们都没有价值的概念,而是他们把价值作为一个不需要重点说明的概念来应用,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李嘉图所谓的“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穆勒所说的“它所交换的其他物或物一般的量”。,就是在那时那地能够得到的、并能与第一样东西交换的第二样东西的数量。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许成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分歧的实质与原因”。早期的重商主义者尼古拉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巴贯在《论商业》中,曾对价值的这种含义有过明确的说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市场是价值的最好的公断人;通过买卖双方的集合、商品的数量以及对商品的需要都知道得很清楚,商品能够卖得的价格恰等于这些商品的价值,照古典的说法,商品能卖出多大价钱.它就只能值多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o:p></o:p></FONT></P>
<P> 3.实证分析<o:p></o:p></P>
<P> 第一.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价值是交换的结果,无论是亚里斯多德“不是物品本身所固有的、次要的用途,即用于交换”的,还是斯密明确称作的交换价值。这一点,马克思也认同:“一个商品,只要它的价值取得一个特别的、不同于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形式,它就表现为这样的二重物。如果孤立地考察它,它就绝没有这种形式。”(《资本论》第一卷,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8</FONT>页)列宁也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就是简称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或简称价值)首先是一定量的一种使用价值同一定量的另外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列宁:《卡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amp;#</I>8226;</FONT>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2</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页。)<o:p></o:p></P>
<P>第二.但在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交换过程中,形成这样两种现象,一是两种物品交换时所产生的比率,或者称为交换的标准,在形成比率的同时人们尚获得交换的结果,即人们所得到的是以这个比率所计算的实体。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件上衣交换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的<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0码</st1:chmetcnv></st1:chmetcnv>麻布,在这次交换中,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是交换比率,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件上衣交换<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20码</st1:chmetcnv>麻布;同时,A现在拥有的已不是上衣,而是<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码</st1:chmetcnv>麻布的实物,这<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码</st1:chmetcnv>麻布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件上衣的什么。很显然,交换比率与交换后所得到的实物不是同一概念,交换比率被马克思称之为交换价值,那么,交换后所得到的这个实物――<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码</st1:chmetcnv>麻布与其5件上衣有什么关系?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交换的比率与交换后所得到的实体是绝对不同的,一个是比率,只是虚数,而另一个是实体,是实实在在的东西。</P>
<P>第三.马克思在论述羊与上衣的关系时,认为麻布是上衣的价值形式。难到麻布只是上衣的价值形式吗?其实,<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码"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00码</st1:chmetcnv>麻布就是5件上衣的价值。亚里士多德的例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间屋,以及马克思所补的例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若干货币”。面对这两个等式,我们不免要问,除等号告诉我们的比率外,等号两侧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应该如何描述?其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间屋、若干货币都是价值的描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间屋的价值,同样,一间屋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的价值,若干货币也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张床的价值。商品价值就是商品所值,不是比率,是用另一种财富为单位衡量到的该财富所值的另一种财富的数量,比率只是衡量的标准或者说交换的依据。“在中文版的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第五章第二段中物品的‘真实价值’一词,在英文原版中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verything is really worth to</FONT>’,即:‘物品的真实所值’。在中文版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十段中,有一句‘上衣的价值比麻布大一倍’。在恩格斯校译的英文版中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the coat is worth twice as much as the linen</FONT>’,即:上衣所值是麻布的两倍。”等等都是指一物品所值的另一物品的数量<o:p></o:p></P>
<P>第四.价值是财富所值的量</P>
<P> 商品所值就是该商品所值的另一种物品的量。价值本身即是量的范畴,我们日常所说的价值量其实就是同义反复,价值是多少同价值量是多少,没有区别,人们常说的价值一万元或五千元都是量的表示。亚里士多德所举之例:一间房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五张床、马克思的价值构成等都是此意。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价值是量,不是度量方式,不少人对此发生混淆。如有人说“给一个苹果,有很多量能度量它的多少,如质量、体积、摩尔,但是它们不符合经济学需要,于是经济学中得找到自己的度量方式,即要找到价值。”度量方式即是人们日常所说的价值形式,它可以是任何一种财富、商品或货币,但价值则是以价值形式为标准度量到的量。<o:p></o:p></P>
<P><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o:p></P>
<P><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o:p></P>
<P> 这只是一个草稿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形成得意于<FONT color=#e6421a><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cggqq</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j9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hj</FONT>、</STRONG></FONT><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dispuser.asp?name=crazyorc" target="_blank" ><FONT color=#e6421a><STRONG>crazyorc</STRONG></FONT></A><FONT color=#e6421a><STRONG>、西米是</STRONG></FONT>等朋友参与的讨论,在此表示<STRONG><FONT color=#ee1111>衷心的感谢</FONT></STRONG>!<o:p></o:p></P>
<P> 另外还望网友对此多提不同意见和批评,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和我来涵与我共同探讨这个问题。</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5 22:00: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