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黑天鹅每年都有,今年特别多。一次次的黑天鹅事件,造成了投资人的惨痛损失。扬子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的黑天鹅事件,有如下共同点,通过对共性原因的分析,或可以提高识别“陷阱”的概率。
2013年的昌九生化重组落空事件,说明对待上市公司重组,需要抛弃幻想,从一些似是而非的事件,寻找支持重组的重磅理由,是那么的靠不住。2013年11月4日, 威华股份公布了与赣州稀土重组的消息, 。
近一段时间,多家券商在提供投资策略时,屡屡提及避开业绩承诺到期的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在以往的重组交易中,占到了六成以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为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提供良好预期;另一方面,能够技术上回答估值的合理性。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由于财报在技术上具有可调节性。相关重组方,有能力通过寅吃卯粮做高承诺期业绩,避免触发补偿条款。这样的后果就是,业绩承诺期之后,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大的滑坡。2017年年底,已有201家上市公司脱离了业绩承诺期。眼下陆续发布的2018年中报,将是这些上市公司不需要承诺业绩的第一次大考。
上市公司缺乏诚信,今夕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到期突然变脸,财报报亏也是让投资者非常头痛的事件。股价从之前的美好预期,一下对应到现实的一团糟,往往不是一个跌停板能够释放的。如猛狮科技 2017年业绩从预计增长112.82%至162.72%,到增幅下调为6.41%至56.32%,再到预计大幅下滑44.92%,直至“由盈转亏”彻底变脸,曝出1.287亿元巨亏,三次下修,“准头”之差令人咋舌。
类似的事件还有信披有瑕疵,。深陷违规担保,或大股东有侵占上市利益的事情出现等,深藏危机。
在上市公司首发上市的时候,发审委往往会对单一大客户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这种业务收入上的缺陷,导致公司发生不测的概率相当高,典型的案例如神州泰岳。历史上其收入60%来自于飞信,想要继续运营就必须获得中国移动的授权。而且神州泰岳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关系有点微妙,双方的三年期合同在2011年10月31日后改为“一年一签”,神州泰岳的股价也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