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12:07:00的发言:我反驳的不就是这点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多,价值就大。按这个观点,两种CPU不就是价值一样大吗?
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和它是否凝结了劳动,根本无关。没有任何劳动的事物,只要有用,照样有价值。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12:07:00的发言:我反驳的不就是这点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多,价值就大。按这个观点,两种CPU不就是价值一样大吗?
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和它是否凝结了劳动,根本无关。没有任何劳动的事物,只要有用,照样有价值。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12:07:00的发言:我反驳的不就是这点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多,价值就大。按这个观点,两种CPU不就是价值一样大吗?
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和它是否凝结了劳动,根本无关。没有任何劳动的事物,只要有用,照样有价值。
======================
马克思的错误并不是说价值是凝结于商品的的人类无差别劳动,而在于他对这种劳动的判断出现了唯心主义倾向.他在市场之前即在消费者对有用性进行评价之前来判断商品中所包含的人类劳动.而这个人类劳动恰恰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劳动或个别劳动.
有一些对劳动价值论越研究,就觉得不可理解.如他们对所谓的价值悖论即钻石问题,还有珍珠问题.葡萄酒问题,古画问题等等.由此而扩大至地租问题,人们提出疑问,没有价值的东西如何有价格.他们即不相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当然就更反对所谓的价值转移的说法,于是,要素价值论纳入了其视野.
其实,问题很简单,即,劳动价值论与和主体相关的偶然性是相容的,劳动价值论的经典作家们,不曾试图把人们的才能的差异排除于劳动评价之外----人们如何把一个歌唱家,一个画家的天赋排除在外呢?谁又有资格获得这种额外的利益呢?如果人们作此设想,那么,主体将不会善加利用其天赋,因为这种差异不会给其任何利益;如果人们试图如此,则绝不会是人类社会之福祉.而毫无疑问.这种才能或获得物的差异,对于任何一个个人而言,都是偶然的.由此而引申,这种偶然性与某些身外之物获得的偶然性具有相同的地位.它的存在都不是主体主观努力的结果.然而,对于外在之物如土地而言,如果因为土地肥力相对于人的天赋而比较容易判断,就要剥夺所有者的一部分收入,那么就等于对所有者的不公。因为同样的其他偶然性依然存在,只是难以判断。这样,人们就失去了对土地的呵护的兴趣――反正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这样,人类的历史将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努力事实上就是一种劳动,只是这种劳动要根据社会效果来判断,而不仅仅是努力的过程来判断。价值判断的正义性,不在于考察这个努力过程怎样,而在于努力的最后的结果。只有效果才是最为确定或直观的。
那么,基于这种偶然性,表面上,有些人的努力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而其却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有些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收获甚微.然而,这一切,却都符合最基本的劳动价值论原则---尽管那些前辈们并不曾明确地揭示这个原则.
本人从来不反对劳动价值论,本人只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某些方面.
注意,劳动价值论承认偶然性,与要素价值论绝不相同.后者排除了人的能动性,而前者,则必须要在人的支配下才具有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