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是政治经济学的兴趣者。下面是我最近在自学《资本论》第一章时对商品及其属性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教。) 1.生产:生产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工具和消耗材料,或通过消耗自身体力,脑力,进行可以用来维持人类生存,促进人类的繁衍和人类幸福的活动,跟劳动等价。 按照生产出的对象的属性划分,生产可划为:包括物质生产和劳动力生产。物质生产指可用于消费的物质的生产,包括生活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劳动力生产是指可投入生产的能够发挥作用的人类各种能力素质的生产(也叫培养)。 2.消费:消费的本质是再生产。消费的过程就是再生产的过程,在消费的同时进行着新的物质生产或劳动力生产。所以消费可分为劳动力再生消费和物质再生消费,政治经济学中把前者称为“消费”,后者称为“积累”。这里的消费是广义的消费。劳动力再生消费包括人的吃饭,受教育,受培训,身体训练,医疗卫生,休息等维持和发展人类的劳动能力的消费;物质再生消费指的就是可用于再生产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 3.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K:价值就是生产中所贡献的能力,就是生产力。有人将其称为效用,其实简单点就是生产力,有效用还是无效用都是看是否提高了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劳动力生产力。价值用无差别的简单劳动来表征。 使用价值:消费时所释放出的可用于再生产的能力,就是再生产力。 5.商品n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n的使用价值S:商品n的使用价值是一个统计平均值,指对全部的商品n经过消费(即再生产)后所释放出来的再生产力的统计平均。以S表示。 商品n的价值J:商品n的价值也是一个统计平均值,指全部的n商品在被生产时,人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释放出的生产力的统计平均。以J表示。 6劳动力(指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与第5点相类比。 7.价值的生成,劳动的耦合,剩余价值。 价值K的生成:价值是由消耗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折旧所凝结劳动C1和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V1合作完成的,就是生产商品中C1和V1经过耦合后所释放的生产力。 劳动的耦合:是指人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生产中,对人的劳动素质和生产资料的属性的掌握控制 ,利用对自然力的控制,其可以释放出不同于(C1+V1)。 剩余价值Y:价值与创造价值所耗费的人类劳动C1和物化劳动V1之差。Y=K-C1-V1。 8.资本的划分及剩余价值的划分。 (1)资本的划分:资本,是在社会生产中作出贡献的,理应获得分配剩余价值的权利的,物质能力和劳动力能力。照此可分为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
A.物质资本C。指社会生产时投入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固定资产。物质资本一般是资本家控制的,就是产业资本。物质资本可分为可变物质资本(C1)和不变物质资本(C2)。 其中,C1为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资本;
C2为固定资产的未折旧部分。
B.劳动力资本V。所有能够参加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都拥有劳动力资本。劳动力资本也分为两部分V1(耗损的劳动力资本)和V2(不变的劳动力资本)。
(注:不变的劳动力资本V2其实是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是时间越长,它的值就增加。)
V1是一个人参与生产中所需要补充的精神和体力费用;
V2与一个人通过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实践,体育锻炼和自学等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智慧,体能,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等劳动能力的积累有关;V2的计算我还没设计好。
资本的公式为:G=C+V=(C1+C2)+(V1+V2)。 (2)剩余价值Y的划分:按照C和V在资本中所占比例来划分剩余价值Y。 物质资本所占剩余价值: Yc=C*Y/(C+V); 而劳动力资本所占剩余价值:Yv=V*Y/(C+V)。 剩余价值分配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