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劳动价值论的唯心部分——价值密度假设

旧劳动价值论的唯心部分——价值密度假设

2023-04-24 09:41:54

楼主: 当代马克思
1794 28

[学科前沿] 旧劳动价值论的唯心部分——价值密度假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2粉丝

版主

院士

8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382046 个
学术水平
551 点
热心指数
553 点
信用等级
479 点
经验
92198 点
帖子
5559
精华
5
在线时间
16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最后登录
2018-1-24

楼主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3:13:16 |只看作者 |倒序
迟飞

  价值密度问题,现在看来,其意义要比我原设想的更重大。这样的网帖,即便不是发在专业的论文杂志上,照旧有它划时代的理论意义。这足以翻转劳动价值论本身,奠定政治经济学新的基础,转变发展方向,乃至于奠定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的理论基础。

  凡是政治经济的学问,都是历史的学问,其建立本身不依靠假设,而是依据历史和事实。而就马克思的旧劳动价值论来说,它还是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它里面还是存在着先验或者超验的假设。即不科学的部分,唯心部分。关键在于,价值密度假设。
言简意赅地讲,劳动的无差别的耗费精力的平等性质,是事实。价值的资本平等性质,也是事实。但如何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勾连起来呢?事实上劳动与价值本身并不是对应平等的,首先是斯密提出了“价值密度”的假设。即耗费身体和精力的劳动,本身存在“价值的密度”,马克思沿用了这种说法。至于“价值密度”如何在劳动内部体现,这是超验的,不可证明的。始终只能通过价值的差别来来推论存在价值密度问题,但这是不可靠的。且由此价值密度假设,则否定了劳动耗费无差别的事实。削足适履,由此架空了无差别人类劳动本身。造成了理论本身的混乱。由此该劳动价值论,不能称之为劳动价值论,而应当称之为价值劳动论——始终是在资本价值的尺度上来衡量劳动,推论劳动本身的差别,马克思没有处理这个关键问题。

  由此还衍生出一个何为“劳”的问题,即在资产者眼中的劳,还是劳动者本身眼中的劳。倘若“价值密度”存在,那么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无差别性,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劳动中根本不可能有案例存在。也就是说,人类劳动无差别性本身就成了假设。从价值平等的角度上,以假设推假设,也是合理的。但这是彻底陷入了唯心论之中,是资产者站在价值掌握者的立场上来臆测劳,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劳动就是无差别的价值劳动。不是看劳动耗费或者说付出,而是看劳动的价值结果。即便在“价值劳动论”中能够窥见资本由劳动剥削形成,但也是片面的,因为在资本角度上根本看不到劳动领域本身的剥削,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必要看到这种剥削方式的存在。

  若要把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当假设,而当事实看待,那么这种劳动的无差别性,无非就是体现在劳动付出或者说身体耗费当中。而这恰恰就是事实,在劳动者眼中的“劳”就是这样的事实,多劳就是多干活,多耗费体力和精力。由此按劳分配本身,就出现了分野,即资本眼中的按劳分配,是按资本的劳动要素分配,本身就是具有极大差别的。而劳动者眼中的按劳分配,则是劳动耗费意义上的分配,具有基本的经济平等意义,没有差别性。这也根本不必把劳动划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同性质劳动的可比性,就是身体和精力的耗费当中。

  那么由此说,两个事实之间的这个“价值密度”,是根本不成立的假设。劳动耗费就是劳动本身,它作为事实,具有不可压缩性,即没有密度问题。有的只是劳动耗费强度的问题,但这也不是资本眼里的脱离了劳动耗费本身的“价值强度”,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是把价值强度与劳动耗费强度混淆的,反而轻活被解释为了高强度,因而高价值。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就如同液压关系,两者在身体耗费意义上还是价值本身的意义上,都有不可压缩的特性。劳动与价值两个事实之间的巨大差别,就只有一种合理解释,即劳动领域存在剥削问题。站在劳动耗费无差别的劳动者角度上,这是很容易能够发现的问题,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恰恰在这一点上具有不彻底性,继续承认价值密度的假设,动摇于劳动者与资产者之间,实际是站在了资产者的价值角度上,把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当做了抽象的假设。这部分是唯心的假设,是旧劳动价值论里不科学的部分。

  将劳动的价值密度问题阐明,那么劳动价值论才具有了彻底性,也使人类无差别劳动和劳动与价值关系不再存在任何假设的唯心成分。这就是说,资产者立场上的唯心的劳动价值论根本颠倒过来,扭转为真正唯物主义的基于劳动耗费无差别和价值无差别事实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实际客观上就是捍卫劳动者利益的,旧劳动价值论的根基就根本翻转了过来。是劳动价值论,而不再是价值劳动论。这对于政治经济学本身的意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找到了唯物基础一样重大,是把整个理论翻转过来。从而为政治经济学乃至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光明的前景。


已有 1 人评分 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114082498 共同讨论
沙发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3:59:39 |只看作者
不是所有耗费精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劳动的。

即使都是劳动,成果 贡献 资源成本和成果的比率也不一样。

价值大小,是从成果实体 成本收益比率大小这些来评价的,不是从耗费的精力体系来评价的,是可以证明的。

有些劳动耗费的精力和体力很大,各类成本也很多,但是收益贡献很小。劳动成果就很大。

有些劳动耗费的精力和体力很小,各类成本较低,但是收益很大。劳动成果就很小甚至有负面的破坏作用。

还有一个时间上的成果的问题,有些劳动成果在当时的作用贡献很大,长期运用以后,比较大的副作用就表现了出来,对将来有负面的效果。

还有一些劳动成果,在当时贡献影响很小,没有发挥出来,被人们发现,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体现出很多的作用。

还有,一个人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较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的劳动,创造出较高的,贡献较大的文明成果,肯定也是经过以前相当长的时间训练 学习知识技术才有的水平。这个背后可能又有许多人的支持 教育等的劳动。这个因素也要考虑进去。比如以前这里有人比喻过的,微软的只要写出源代码来,印成光盘,这成本极低,几乎没有,但是利润极高。可是写出整个操作系统软件的源代码,包括补丁和升级版本,这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成本,包括一些机遇才能做到,这里肯定也不只是学习者一个人的努力,背后还有很多人的支持和教育,文明成果有一个传承延续的轨迹。

陈亮的词:万里膻腥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磗几时通。用来描述形容世界文明史 社会演进史也很合适。


已有 1 人评分 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藤椅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1-24 14:01:17 |只看作者
板凳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4:58:39 |只看作者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3:59
不是所有耗费精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劳动的。

即使都是劳动,成果 贡献 资源成本和成果的比率也不一样。
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解释劳动如何化为商品价值的。劳动耗费和价值本身可以同时承认。按劳动时间计量价值的体系,根本上说是机械式大生产的体系。创造生产的劳动价值,则是在市场本身的认可中获得的。复杂劳动者待遇高,是资本的逻辑,其社会权力大,却是必然的。它的资本化,本身就代表其权力化。可以说存在劳动领域的剥削。就社会主义条件下,就完全不同了,劳动价值论本身就不成立了,形成的不是商品价值,是社会价值。复杂劳动者可以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它在收入分配上却是可以平均化的。
:114082498 共同讨论
报纸
乘法 发表于 2013-1-24 15:15:38 |只看作者
很有意义的一个新概念。是一基础性的东西,我想会对价值理论产生重大作用。虽然它在其他领域是老概念。但有了它,我们可以采用类比法研究价值理论。比起“高附加值”更具有操作性。“高附加值”是一个形容词
已有 1 人评分 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我的专著:1《乘法》:http://bbs.pinggu.org/thread-1346123-1-1.html
2《整体国力及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http://bbs.pinggu.org/thread-3946935-1-1.html
3 《社会科学数学化文集(1)》:http://bbs.pinggu
地板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5:32:07 |只看作者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4:58
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解释劳动如何化为商品价值的。劳动耗费和价值本身可以同时承认。按劳动时间计量价值的 ...
劳动怎么会是按时间计量的呢??

劳动,尤其是个人的劳动,就是按劳动的成果,物质 精神的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计量的,劳动成果较大的,劳动价值就较大,劳动成果较小的,劳动价值就较小。劳动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相对次要指标,不是决定性的唯一指标。有些劳动时间很长,可能成果却很小,甚至是成本收益比负面效果比正面效果大,资本运作可以是负利润,亏损。劳动也有这个可能。

按劳动时间计划的是从全社会,社会阶段演进史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的。

比如旧石器时代三十万年 新石器时代一万年 以后越来越快。

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三十万年,是指全社会所有人的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正常的社会演进过程,排除一些巨大的天灾,比如小行星撞击,蛮族入侵等造成社会文明程度大倒退之类意外因素的社会演进速度的时间指标,这也是有一个积累传承的过程的。

不是指计量个人的劳动的唯一指标。





7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5:46:09 |只看作者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5:32
劳动怎么会是按时间计量的呢??

劳动,尤其是个人的劳动,就是按劳动的成果,物质 精神的成果对社会的 ...
你始终是站在资本平等的角度上,或者说资本家角度上看待劳动问题的。劳动耗费付出方面是你无视不考虑的。设若颠倒过来,在劳动者的利益角度上,你就不会这么说。
:114082498 共同讨论
8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6:14:30 |只看作者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5:46
你始终是站在资本平等的角度上,或者说资本家角度上看待劳动问题的。劳动耗费付出方面是你无视不考虑的。 ...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对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私人资本主义,当然都必须以资本主义的视角分析看待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理吧。

或者就是从整个文明史角度判断分析,一种活动对文明史,社会史的演进是加速还是减速,加速多少,这样来判断的。

比如假设从工业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需要三百年,如果有些人的活动,使这个过程延长到需要四百年了,这就是有负面作用的劳动了。

衡量劳动成果,价值大小的就是看对社会演进史,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当然还是有个成本收益比的问题,当然是批物质成本,资源 能源 材料等。

至于人的耗费,有些纯粹是无用功。比如我提过的,其他动物 走兽也是每天都在地球上跑 鸟也是每天都在天上飞 鱼每天都在水里游,强度 时间 里程都比人的活动大多了,这些动物在地球上的历史也比人长多了,消耗的体力 精力肯定也比人多得多,可是这些动物一直是野生动物状态,从来没有进入文明社会,连石器时代都没有进入过,那这种活动,耗费付出再大,也算不上劳动。能不用说劳动贡献大小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了。
已有 1 人评分 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9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7:00:10 |只看作者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6:14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对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私人资本主义,当然都必须以资本主义的视角分析看待了。这 ...
谁的视角,就代表谁的立场。对待资本主义,还是以劳动者的视角——既然劳动产生价值,那么劳动的视角才是最根本的。

马克思劳动成果怎么样?还是养不活自己。

人的耗费,只要是劳动,那么这就是付出,对于劳动者就是这样。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如此,是事实,不是假设。不知你所说的无用功怎么来界定?人的任何活动都是需求。只要人才是劳动。
已有 1 人评分 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114082498 共同讨论
10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3-1-24 17:43:58 |只看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马依北风 于 2013-1-24 17:44 编辑
当代马克思 发表于 2013-1-24 14:58
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解释劳动如何化为商品价值的。劳动耗费和价值本身可以同时承认。按劳动时间计量价值的 ...
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一部分,当然有一部分内容是要解释说明当时,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现象的。

但是作为社会史,社会演进过程,肯定也有对这个社会史演进过程的一些现象的解释和归纳。

都是有两种视野,一个是当时工业资本主义的现象的小视野,一个是整个社会史,世界文明史演进过程的大视野。

我已经说了消除剥削现象社会主义还没有出现过。现在还是在工业文明社会,无论是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私人资本主义都是资本主义,当然必须以资本主义的理论进行解释和操作了,只是或许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不同,解释和操作的理论也不同而已。
友情链接